一、植牙費用解析:為什麼價格落差這麼大?
許多患者最關心的就是「植牙一顆多少錢?」事實上,植牙費用從3萬到10萬台幣不等,價差如此大的原因主要取決於以下因素:
1.植體品牌與產地
- 歐美高端品牌(如Nobel、Straumann):8-12萬元/顆
- 韓國中階品牌(如Osstem、Dentium):6-8萬元/顆
- 台灣本土品牌:5-7萬元/顆
小提醒:價格不只反映品牌,還包含研發成本、臨床數據和長期追蹤研究。
2.手術複雜度
- 簡單案例(骨量充足):+0元
- 需要補骨:+1.5-3萬元
- 需要鼻竇增高術:+2-4萬元
3.醫師專業度
-
-
一般牙醫:5-8萬元
-
植牙專科醫師:8-12萬元
-
教授級醫師:12萬元以上
-
我常建議患者:「與其比較價格,不如評估『每顆植牙使用年份的CP值』。一顆5萬元用20年,比3萬元用8年更划算!植牙是一輩子的事,真的不能只看價格!
二、植牙過程
很多患者害怕植牙是因為不了解過程,讓我帶你走一遍標準流程:
-
初診評估(1小時)
-
全口檢查
-
3D電腦斷層掃描
-
制定治療計劃
-
-
術前準備
-
牙周治療(如有需要)
-
補骨手術(如骨量不足)
-
-
第一階段手術:植入植體(30-60分鐘)
-
局部麻醉
-
翻開牙齦
-
植入人工牙根
-
縫合傷口
-
-
癒合期(3-6個月)
- 骨整合過程
- 臨時假牙使用
-
第二階段手術:安裝癒合帽(30分鐘)
-
露出植體
-
安裝癒合帽塑形牙齦
-
-
取模(1小時)
-
口腔掃描或傳統印模
-
技師製作牙冠
-
-
試戴與調整(30分鐘)
-
檢查咬合
-
調整形態
-
-
最終安裝(30分鐘)
-
固定牙冠
-
衛教指導
-
三、不可不知的植牙後遺症
雖然植牙成功率達95%以上,但仍有潛在風險:
-
術後感染(發生率約3-5%)
- 症狀:紅腫熱痛持續加重
- 預防:術前徹底消毒,術後按時服藥
- 處理:立即回診,可能需要抗生素治療
-
鼻竇問題(上顎後牙區)
-
症狀:鼻塞、流鼻血
-
預防:術前精確評估骨高度
-
處理:可能需要二次手術修復
-
-
神經損傷(下顎後牙區)
-
症狀:嘴唇或下巴麻木
-
預防:3D影像精準定位
-
處理:多數3-6個月會自行恢復
-
-
植體周圍炎(類似牙周病)
-
症狀:牙齦出血、植體搖動
-
預防:定期回診清潔
-
處理:專業深層清潔,嚴重需移除
-
-
美觀問題(前牙區)
-
症狀:牙齦萎縮露出金屬
-
預防:選擇全瓷冠,精確塑形牙齦
-
處理:可能需要牙齦移植
-
我常說:「預防勝於治療!選擇經驗豐富的醫師+術後確實照護,能將風險降到最低。」
四、植牙後注意事項
-
術後24小時內
-
冰敷減輕腫脹(每次15分鐘,間隔1小時)
-
避免漱口、吐口水
-
絕對禁止吸菸
-
-
口腔清潔
-
24小時後開始輕柔刷牙
-
使用醫師推薦的漱口水
-
特別清潔植體周圍
-
-
活動限制
-
一週內避免劇烈運動
-
不要搭乘飛機(可能影響傷口)
-
睡覺墊高頭部
-
-
藥物使用
-
按時服用抗生素
-
止痛藥在疼痛前服用效果最好
-
不隨意停藥或加量
-
5.回診追蹤
-
-
拆線(7-10天)
-
定期檢查(每3-6個月)
-
專業清潔(每半年)
-
6.長期維護重點
- 使用單束毛牙刷清潔植體邊緣
- 每半年回診檢查+專業清潔
- 戒菸(吸菸者失敗率高3倍!)
五、植牙後飲食指南
1.植牙後飲食指南:從術後到恢復的4階段
階段一:術後24小時
-
只能冷流質
-
推薦:冰豆花、優格、果汁(不過濾)
-
絕對避免:熱飲、碳酸飲料
階段二:第2-7天
-
溫涼軟質食物
-
推薦:蒸蛋、粥品、馬鈴薯泥
-
避免:需要咀嚼的食物
階段三:第2-6週
-
軟質常溫食物
-
推薦:魚肉、豆腐、煮爛蔬菜
-
避免:堅果、硬糖果
階段四:6週後
-
可漸進恢復正常飲食
-
但仍要避免:
-
冰塊
-
硬殼類海鮮
-
過黏食物(如年糕)
-
六、我的專業建議
根據上千例植牙經驗,我建議:
-
選擇醫師比選擇植體更重要 – 60%失敗案例來自技術問題
-
不要急著植牙 – 缺牙後最好等待2-3個月(前牙區除外) ,術前評估要做足,別急著馬上手術
-
定期維護是關鍵 – 每年專業清潔至少2次,術後保養決定植牙壽命
-
投資健康最划算 – 一顆好的植牙可用20年,平均每天只要10元
植牙不是單純的「裝假牙」,而是重建口腔功能的手術。找一位你信任的醫師,充分溝通,才能獲得最好的治療效果!
植牙是項投資,正確觀念+良好習慣,才能讓這筆投資獲得最佳回報。讓我們一起找回自信的笑容和健康的咀嚼功能!